设为主页 | 站内搜索| 中心邮箱 | 联系我们 | English

讲座系列

公告栏

讲座系列

跳过导航链接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李明助理教授讲座:高铁与中国电动汽车普及的奇迹

发布时间:2025-04-16

       2025年4月11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助理教授李明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承泽园)131教室作了题为“高铁与中国电动汽车普及的奇迹”的讲座。

 

主讲人:李明助理教授

 

       过去十年,电动汽车行业在技术进步、市场力量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迅猛发展,全球市场规模大幅增长。中国在这一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领导者。影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因素众多,包括财政激励(如税收抵扣、购车补贴)、油价上涨、技术创新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等。然而,中国电动汽车的高速普及不仅仅归因于补贴和产业政策,李明老师的研究从电动汽车续航焦虑和高铁网络替代长途出行的角度探究了电动汽车普及的其他可能原因。

 

       李明老师首先展示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以及中国高铁网络的扩张图。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自2010年接近零起步,迅速扩展至2023年约25%。与此同时,中国高铁网络也经历了飞速扩张,至2023年高铁运营里程已突破45,000公里。中国目前在运营里程、在建规模、在役列车数量和商业运营速度方面均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她指出,高铁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补充,提供了高效的中长距离出行方案,有效缓解了电动汽车用户的续航焦虑,从而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李明老师接下来详细介绍了其研究所用数据与回归模型。她使用2010-2023年中国328个地级城市的月度车辆销售数据,以中国高铁系统扩张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了高铁连通性对电动汽车普及的因果影响,她的研究采用了多种严格的识别策略,包括交错双重差分(DID)、Callaway和 Sant’Anna(CS)DID。研究发现,高铁的扩展显著缓解了续航焦虑,进而能够解释样本期内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和销量增长的三分之一,尤其是在高铁覆盖较为快速的城市中,这一影响更为显著。李明老师进一步使用1962年历史铁路网络和连接主要目标城市的最短成本直线网络这两个工具变量,补充了DID框架来解决模型内生性问题。她还用高铁速度、连接城市人口等数据计算了“高铁连通程度”变量以代替DID框架中的政策虚拟变量。李明老师还考虑到产业政策、充电设施、公路网、电动汽车销售端等因素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并分地区与城市开展了异质性分析。最后,她用混动汽车的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

 

讲座现场

 

       讲座过程中,与会师生就实验组对照组划分、其他非高速铁路的发展等问题与李明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讲座在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